学院新闻

肢体再生报告会 ——一次创新整合型讲座盛宴

来源 : 0916032     发布时间 :2018-04-13    浏览次数 :2888

      2018年4月10日医学院综合楼701,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徐素宏研究员邀请到国内三位研究肢体再生的青年才俊进行讲座,分别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王恒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费继峰研究员,同济大学林古法教授。

   步入浙大这片土地,国内外的名人大牛、诺奖得主从天而降来宣讲的俯拾即是,每周都能听到精彩万分的讲座。本次不同的是,国内做肢体再生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这次讲座的整体又像是一个集锦,将小鼠、爪蟾、蝾螈等不同模式生物的基本知识与前沿研究进行了汇合,让我们在整体和细节上都对这方面的实验与进展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有时候,我们有着令人歆羡的资源,但是复杂的体系和分散的知识会让我们晕头转向,不知所云,我们当然需要各种讲座来丰富自我,也希望将类似的知识结构加以整合,将国内外做相同领域的教授汇聚一堂,这将是一场意义非凡而又最大化汲取吸收知识的殿堂。本次亦感谢徐素宏老师首次进行的创新性尝试,给予我们获得更好的前沿研究学习方式。

   王恒教授提出再生生物学中的基本问题,即新生组织的细胞从何而来,是来自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还是来自于其他细胞的重编程再分化或转分化?他们发现凋亡的起始和抑制对蝾螈细胞去分化是必须的。他们发现在蝾螈中肌肉再生主要来源于肌肉干细胞,但是同时存在凋亡诱导的肌纤维重编程再分化。这一现象在小鼠中虽然比例较少,但也可以观察到。

   费继锋教授所在团队首次解码了蝾螈基因组,辅之完全转录组的解析,使得该内容得以在nature上发表。费继锋教授从利用蝾螈的初衷,所开创的分子遗传学工具,以及蝾螈脊髓的再生机制三方面进行讲解。基础内容清晰,让蝾螈小白的我们吸收了完整的入门知识体系。蝾螈在断尾后20天脊髓能够完全再生。新细胞脊髓从何处而来亦是一项研究瓶颈,该实验室发现在断尾上方余留500μm脊髓就可以支撑新生脊髓的全部细胞类型。他们利用优化的CRISPR-Cas9系统,更好的实现了脊髓特异性敲入与敲除。讲解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寻找神经细胞与脊髓细胞的互作,鉴别再生的细胞类型,通过自杀基因和遗传学操作都可以实现研究目的,此外他们也表明了神经元在再生中的重要作用。

   林古法教授主要讲述前体细胞移植诱导断肢再生,断指再生过程中生成一个新的芽基,外面包括AEC,AER会分泌因子,顶外胚层帽可以辅助芽基。传统意义上指节后部断裂无法再生,他们利用爪蟾断肢来进行研究,首先在幼龄阶段排除排斥反应,接着利用纤维蛋白胶和早期细胞重建一个的微环境,辅助于多种细胞因子融合注入,最终实现断指的再生。林老师表示,他们最终意在解决肢体再生如何应用于临床。目前该实验室进一步利用小鼠进行实验,将纤维蛋白胶、早期细胞和生长因子组合注入到第二指节截断伤口处,指节可以发生初步的再生,再生部位可以观察到骨骼和类似肌腱的细胞,相关内容已经发表在Cell Discovery上。林老师表示相关研究并非完善,但今后将着眼于此,进一步探究再生的奥秘。林老师的讲授方式诙谐幽默,对于毫无背景的聆听者来说也并无压力,我想这才是成功的讲述者。

   这是我听过的最系统、最具有学习意义的一场讲座集锦,一到大学我们便埋头学习工作,我们更希望更高效率地学习到大量一手信息,一日没有虚度。我心之所向的科研,是那片广阔深邃纷繁到难以用夺人眼球的词汇精确描述的海洋。借以这篇文章期待更多类似的精彩绝伦的系列讲座可以降临这里,为学生们谋得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