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高福/徐坤团队《Med》发文揭示新冠病毒变异株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来源 :基础医学系    发布时间 :2024-04-16    浏览次数 :257

新冠病毒持续流行和变异,继XBB亚型EG.5.1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后,BA.2.86开始出现,其刺突蛋白积累了大量变异,当前BA.2.86的子代JN.1已成为主要流行株,新流行变异株的免疫逃逸受到广泛关注。

2024年4月3日,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高福、徐坤团队在Cell出版社医学期刊《Med》在线发表了题为“Neutralization of EG.5, EG.5.1, BA.2.86, and JN.1 by antisera from dimeric receptor-binding domain subunit vaccines and 41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的研究论文,系统研究了EG.5, EG.5.1, BA.2.86和JN.1变异株的免疫逃逸特性和机制,给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image.png

研究人员采集了疫苗免疫及突破性感染的志愿者血清和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制备了涵盖8种新冠病毒RBD表位的41株人源单克隆抗体,检测分析它们与流行突变株的结合作用及对新冠病毒假病毒的中和作用。研究发现与EG.5.1相比,BA.2.86并未出现免疫逃逸增强,但是JN.1变异株具有更强的逃逸现象,主要比EG.5.1更多逃逸RBD-1、RBD-4及RBD-5表位的中和抗体作用。此外,ZF2202-A疫苗作为加强针,可以诱导对EG.5.1和JN.1的交叉中和抗体反应,且显著高于病毒突破性感染。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指导现有单抗的应用,而且提示了疫苗更新换代的重要性。

image.png

图1 图文摘要

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讲座教授”高福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坤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博士生何清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安亚玲、中科院微生物所-河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周雪梅、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谢海棠主任和智飞生物陶立峰女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支持。